近二十年来的中国当代文学,放在新文学的历史中,自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但是,也许是离眼前较近的原因,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的意义虽然在当代文学研究界和创作界获得认可,却没有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同,没有自然而然地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以类似于“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作用于超出当代文学界以外的广大范围的社会的文学意识和文化意识。而“经典”作品却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文学的“经典化”一方面是文学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社会需要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它自然的、正常的时间长度,有些人急不可耐地把刚刚出来的作品宣布为“经典”是可笑的,同时,这个过程也需要各种力量的推动才能逐步发挥出其积极性的功能。山东文艺出版社以八九十年代的重要作家作品为对象出版《东岳文库》(第一批包括张承志、张炜、韩少功、史铁生的作品各十册),也正是在一些作品“走向经典”过程中的一种推动力量。
出版对于作品“经典化”的作用其实不需要多讲,出版物的形式倒需要多考虑。“经典”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我们往往可能突出了它的一面,给社会读者造成一种意识,以为“经典”是与普通人距离很大的、非常威严地高高在上的、天生具有压抑性的东西,以致于对它只好敬而远之。其实,“经典”应该是与普通民众的素朴之心息息相通的,所谓“润物细无声”也只有以此为基础才得以实现。这套丛书引入印制精良的普及型小开本的“文库本”的概念,我想,如果做得好,它的意义不仅是外在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有助于社会读者和优秀的作品建立起具有亲和力的良性关系。
九十年代以来,当代文学和当代生活、当代读者之间的联系日益涣散,虽然原因多多,复杂难言,但这样的局面却不能说是没有问题的。创作也好,研究也好,出版也好,也许都应该有这样的问题意识,并为克服这样的问题做出深切的反省和实践探索,从而促成当代文学和当代社会息息相通的紧密联系———这应该既是文学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